美丽乡村“三部曲” 奏响大好河山新乐章
漫步于东港区河山镇的三部曲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这是美丽一片自然景观优美、农耕文化丰富、乡村新乐乡村风情浓厚的奏响章土地。
以“共筑美丽乡村”创建为引领,大好近年来,河山河山镇一直致力于思考、三部曲探索和实践一条发展与生态、美丽城镇与乡村、乡村新乐经济与社会互促共进的奏响章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创建、大好幸福镇村创建、河山村庄环境整治、三部曲“一村一品”建设等工作强势突破,美丽呈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乡村新乐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喜人局面,奏响了美丽乡村的和谐乐章。
环境建设,让乡村美起来
走进河山镇汪家官庄村,这里青山逶迤,翠竹摇曳,一个个茶园、果园错落有致;一座座农宅傍山而建,林间炊烟袅袅,流水潺潺,如画般的美景。
近年来,该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示范乡镇”的目标,启动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总投资1499余万元,涉及汪家官庄村、茶庵村、费家官庄村、梁家官庄村、范家官庄村、望台山村、大暖帐村、小暖帐村8个村。重点推进以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美化、治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河道沟塘等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工作。
汪家官庄村支部书记李业春说:“水泥路建成后,街巷硬化了,污水不横流了,村里的道路干净又便捷,百姓拍手称赞。”
在整治过程中,该镇坚决防止千村一面,针对不同村庄分类指导,提出不同的建设方案,最大程度的发挥亮点,争创特色。重点实践了“产业带动型”“旅游服务型”“文化保护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和“田园风光型”等六种类型的农村形态建设,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村容村貌。
同时,实施村居“清洁”行动,在全镇7个社区48个村,广泛开展废弃建筑的清理改造,并通过开展检查清查工作,对48个村每月实行通报排序。
一村一品,让乡村活起来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一直是个难题。该镇的做法是通过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为老百姓营造有认同感、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早在启动“一村一品”文化建设之初,该镇便对当地各村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色、文化基础等进行了排查和梳理。首选8个村作为试点,开展“一村一品”文化建设,挖掘村史村情、提炼村庄文化,修订村规民约、建立善行义举榜,培育精神家园。
在此基础上,该镇计划通过3年的时间,使全镇至少50%以上的村庄成为“一村(镇)一品”乡风文明特色村,形成主题乡风品牌,既有乡愁记忆,又有文脉传承,实现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农民精神家园日益构建,探索形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径,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美丽花园、生活乐园和精神家园。
因地制宜,让乡村富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乡村旅游。春风十里、大暖帐诗茶小镇等成为当地一个个叫得响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体验入住。
不止如此,依托靠城近海的区位优势和依山傍水的生态禀赋,近几年来,河山镇立足区域特色的草莓种植、苹果种植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乡村采摘游、近郊游,把城市与田园、游玩与采摘、体验与观光完美结合,市民纷纷涌入河山,努力形成“开发一片景区、富裕一方百姓”的发展格局。
道路变宽了,房子变美了,卫生变好了,生活变甜了,如今,一个个“生态、田园、美丽、人文”的现代化美丽宜居乡村正款款走来。
(记者 史树梅 通讯员 刘晓灿 王斌)
(责任编辑:体育)
- 厦门海沧湾一退伍军人救人后体力不支溺水 现已脱离危险
- 乡村医生王远平获评全国2015年医药卫生界生命英雄
- 日照市体育工作暨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召开
- 30载嘴对嘴喂养弃婴的日照“最美母亲”王均秀走了
- 村民每月都按时交水费 近30万元催缴单从何来
- 东港区就业技能培训陆续开班
- 前两个月日照口岸原油接卸638万吨同比增长32%
- 全市国土资源工作明确编制完成五个规划等十项目标
- 厦门首创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网办
- 日照市股权托管企业达20家 产权交易规范高效运作
- 日照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 一论贯彻落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 树“旅游富市”全新战略
- 厦门首台无人驾驶清扫车上路 未来将在封闭园区推广
- 城建花园小区门口添堵 谁来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