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赏花经济”激活消费新动能

“赏花经济”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5-05-11 10:43:56 [财经] 来源:光速真相纪实

   【专家点评】

  作者:王艺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副教授)

  提振消费是赏花经济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激活关键抓手。消费市场运行规律具有鲜明的消费新动季节性特征,把握消费时令节奏,赏花经济因时施策、激活顺势而为,消费新动不仅能有效激发消费潜能,赏花经济更能推动多产业协同发展。激活今年春季,消费新动全国多地依托花卉资源禀赋,赏花经济将传统踏青赏花活动升级为融合文化体验、激活休闲消费的消费新动复合型经济活动,不仅直接带动文旅消费升温,赏花经济更形成了农业增值、激活文化赋能、消费新动旅游增效的良性循环,为培育新型消费增长极提供了创新范式。“赏花经济”之所以能持续释放消费活力,变颜值为产值、变风景为“钱景”,主要在于升级了“花样”、补强了“花链”、拓展了“花边”。

  消费场景有了创造性融合。当前,消费市场正经历从功能满足向追求体验的质变。踏青赏花活动也升级为多维度沉浸式体验的立体模式。各地构建起“日赏繁花、夜观星火、食住行游一体”的复合场景,不仅破解了花期短暂的自然局限,更让游客从“瞬时打卡”转向“深度驻留”,形成“一地生多景、一景带多业”的协同效应。

  产业链条有了拓展性延伸。“赏花经济”始于花,但不止于花。当前,各地正积极促进“赏花经济”产业链延伸。一方面,在纵向上做深价值,构建起“种苗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周期产业链,开发花卉精油、食用花宴、文创衍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另一方面,在横向上推动融合,加快推动形成“赏花+文旅+康养+教育”的跨界矩阵,推出花田写生、芳香理疗等新兴业态。通过纵向与横向的双向发力,催生“一朵花撬动多产业”的生态,加快释放“赏花经济”的乘数效应,实现从“一枝独秀”到“花开满园”的良性循环。

  服务体验有了精细化升级。当前,“赏花经济”正从单纯吸引客流向精细化服务运营转型,推动“流量池”向“口碑场”的质效转化。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定制化服务,到结合当地优势推出特色文化体验项目,无一不使消费者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形成“以服务留口碑、以口碑引流量”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可以说,这场始于春天的视觉盛宴,正演变为一场贯穿四季的产业革命。如何破解“花开时人潮汹涌,花谢后门可罗雀”的周期律,成为推动“赏花经济”从现象级热点向长效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命题。

  养好“花骨朵”。“赏花经济”以花为本,夯实“赏花经济”可持续发展根基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生态层面,需遵循自然规律,避免因盲目引进外来花种导致“一花开百花残”的生态灾难;同时,通过轮作休耕、生态修复等手段维护种植区域的生态平衡,将“花田”视为有机生命系统而非短期消费资源。在科技层面,应聚焦花卉品种改良与种植模式创新,构建“四季有花”的供给能力,并通过不同花卉的时空搭配形成连续景观。

  做好“花文章”。“赏花经济”需摆脱视觉消费的浅层逻辑,向文化价值与产业协同要效益。在文化维度上,应挖掘花卉的精神象征、历史脉络与民俗内涵,将自然景观转化为文化符号,通过场景叙事、艺术创作等手段增强体验深度。在产业融合上,应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引擎,催化农业基因、文旅流量等多元要素的交互反应,形成“数据流牵引价值链”的跨界融合生态。

  建好“百花园”。破解“千园一面”困境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强化地域特色识别度。各地需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将花卉景观与地理特征、历史文脉深度融合,通过文化基因解码形成独特IP,避免简单移植外来模式导致的审美疲劳。在区域协同方面,需建立跨域资源调配与特色互补机制,依托花期衔接、文化呼应形成全域赏花网络,变零和竞争为共生共赢。本质上,百花园建设不是物理空间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特色化、系统化的价值创造,实现从景观复制到文化再生产的跃升。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刘梦、赵明昊、靳昊、孙金行、苏雁、徐鑫雨、宋喜群、李志臣 光明日报通讯员 俞显峰、张伟、齐敬刚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2日 07版)

(责任编辑:民生)

推荐文章
  • 湖北“千岗迎台青”:提供实习就业岗位4572个

    湖北“千岗迎台青”:提供实习就业岗位4572个 中新社武汉12月18日电 (马芙蓉 余国燕)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暨“千岗迎台青”专场招聘活动18日在武汉举行,来自湖北、安徽、福建、河南、浙江、江西等地178家企事业单位,线上线下提供实习就业岗位 ...[详细]
  • 日照供电启动“迎台”应急预案

    日照供电启动“迎台”应急预案     本报讯(记者 秦钊) 8月6日,记者从日照供电公司了解到,为应对台风“梅花”侵袭,供电公司已启动应急预案。    日照供电公司各单位已接到通知,岗位人员取消周末休息和休假,全部到岗到位,员工2 ...[详细]
  • 社区广场丰富村民夜生活

    社区广场丰富村民夜生活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生活在城里的市民,能够感受到城里的夜生活非常丰富,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有的市民去打球,有的去广场跳舞,有的去唱歌……那么,乡村中的夜生活是个什么样子?8月5日晚,记者来 ...[详细]
  • 俩日照人在澳门非法打工被遣返

    俩日照人在澳门非法打工被遣返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于治波) 8月10日,记者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获悉,我市居民王某、于某因在澳门非法打工被遣返,正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这是今年以来我市第三批因在港澳从事违法活动 ...[详细]
  • 外交部:坚决反对个别人利用奥运会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

    外交部:坚决反对个别人利用奥运会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日说,中方坚决反对个别人利用奥运会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干扰奥运赛事举行。有记者问:中方如何看待巴黎奥运会期间,有观众手持“加油台湾”海报标语?对有关标语被 ...[详细]
  • 五征集团跻身“中国机械500强”

    五征集团跻身“中国机械500强”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记者近日从五征集团获悉,在近日举行的2011年(第九届)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上,五征集团榜上有名,位列第139位。    2010年,五征集团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 ...[详细]
  • “秋老虎”出笼 闷热天气可能持续到16日

    “秋老虎”出笼 闷热天气可能持续到16日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通讯员 于怀征) 立秋之后,日照丝毫没有凉爽的感觉,反而“高烧”不断,最高气温沿海一度接近34度。7月10日早晨,沿海一线大雾再次光临,最高相对湿度一度达到100%。记者 ...[详细]
  • 日照将建可持续农村垃圾处理机制

    日照将建可持续农村垃圾处理机制   本报讯(记者 裴颖 实习生 安娜) 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我市将着力抓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清洁能源使用,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低成本、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这是记者8月10日从全市生 ...[详细]
  • 财经聚焦丨新场景 新潮流 新体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成效观察

    财经聚焦丨新场景 新潮流 新体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成效观察 “支持国内外优质品牌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落实市内免税店政策”……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支持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详细]
  • 沿海景区6日24时全部关闭

    沿海景区6日24时全部关闭     本报讯(记者 裴颖) 8月7日,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为保障游客安全,8月6日24时,我市沿海岸线旅游景区及海水浴场都已设立警戒线,全面封闭,杜绝任何人员下海游泳,并派有专人值守。    据了解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