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吴道闻:“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2021年7月12日,专访中和广东省阳江市,广东改委各项工作三峡沙扒海上风电施工现场,副主峰碳全球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正在安装。任省 (视觉中国/图)
党的局局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长吴“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道闻坚持先立后破,稳步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有序
2020年以来,推进碳达全国多省在夏季和冬季用电高峰期间出现“限电”现象。专访中和广东省一方面要保障能源安全,广东改委各项工作一方面要实现率先达成“碳达峰、副主峰碳碳中和”的任省目标,其能源供应和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或可供借鉴。局局
2022年10月20日,南方周末记者就广东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专访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吴道闻。吴道闻指出,广东省近年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以占全国约7%的能耗和5%的碳排放支撑了全国10.9%的经济总量,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基本形成多元化能源供应格局
南方周末:相比一些能源大省,广东省的传统能源禀赋稍显不足,而经济规模又在全国首屈一指。近年来,广东为保障能源安全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吴道闻:目前广东已基本形成多元化能源供应格局。这主要依靠广东省在新能源领域努力“开源”、推动传统能源高效利用,并积极开拓省外天然气和电力送粤。
在核电方面,全省累计建成投产核电机组14台,装机容量1614万千瓦,约占全国的31.6%,居全国第一。后续积极推动核电安全有序滚动发展。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十三五”以来,广东省海上风电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已建成投产21个项目,总装机容量约651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光伏发电装机约1236万千瓦。推进天然气主干管道、LNG接收站及储气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天然气主干管道已通达21个地市,LNG接收站及储气设施已建成6座,规模居于全国前列。积极扩大省外清洁电力送粤规模,西电东送(送端)最大能力达4508万千瓦。
要想更好地利用风、光等清洁能源,储能是关键,因此我们也在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梅州蓄能、阳江蓄能已于2022年上半年全部投产,全省累计建成投产抽水蓄能电站6座,装机容量968万千瓦,居全国第一。
同时,我们也力图做好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方面的工作。“十三五”以来全省已淘汰关停火电落后产能450万千瓦,全面完成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不含W型火焰锅炉和循环流花床锅炉)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南方周末:刚才提到,广东的海上风电发展很快,海上风电开发和运维的成本较陆上风电高,广东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哪些经验?海上风电建设在未来会否面临一定瓶颈?
吴道闻:广东省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其开采和
(责任编辑:生活)
-
国家气候中心:当前我国高温热浪事件综合强度已达1961年以来最强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图6月1日 ...[详细]
-
她走在前面,他就跟在后面有对夫妻结婚40年宛如初恋36年前他们结婚证被盗,唯一的结婚照也丢失了本报记者 蒋月阳 ◆在高新社区,有这样一对老夫妻—— 妻子永远是步伐矫健的在前面走着,丈夫永远是手拎一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刚从民工手中买来一只野生大龟,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想请你们帮着鉴定一下。”7月8日下午3点左右,市民滕女士抱着一只大乌龟来到晨刊记者部。 那只大龟体长约有20多厘米,龟壳呈黑色,壳 ...[详细]
-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王艳)“你们就应该多学习,多和群众交流,这是第一位的!群众说你们好才是真的好!”不分台上台下,43位社区党员,十多位受邀的退休干部、老党员、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等列席人员 ...[详细]
-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通讯员 王军) 昨日,记者从日照港集团获悉,截至6月30日,日照港上半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亿吨,同比增长10.5%。 今年以来,日照港按照“调整结构 创新管理 勇跨三 ...[详细]
-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滕振华 丁兆霞)日前,从第三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会议传来消息,岚山区被大会授予“中国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据悉,此次共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5个中国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岚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7月7日,记者从市中医医院获悉,随着山东省海事局专家组完成对该院体检中心(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的资质审验,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正式取得了海船船员体检资格。 据介绍,为规范 ...[详细]
-
千年经典向新行丨从古建到现代航天 榫卯技艺跨越千年续写新的中国故事
谈起劳动创造,会让大家想起咱们中国人传承已久的那些智慧结晶,像龙泉青瓷、传统中国色、榫卯结构等等。这些穿越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无数人用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来的,一凿一刻、一针一线都是匠心,如今在新与旧的碰撞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大鹏 实习生 谷桂敏)7月10日,记者从全市食品药品企业“诚敬做产品”现场推进会议上获悉,我市将于7月20日前在46家食品药品企业试点建设“道德讲堂”,随后逐步在全市食品药品企业全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