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三年,一名台青无悔的向往
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是北漂三年在夏天。2015年的名台北京大学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未名湖畔风光优美,青无漫步在校园里,向往我畅想着百年来历史人文,北漂三年便感觉自己也成为伟大进程的名台参与者之一。或许便是青无在那时,我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向往
张毓中(右一)带父亲参观北京前门大街。北漂三年(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台湾网发)
许多人选择北京是名台为一份薪资,但比起个人发展,青无我更被其中的向往文化气息吸引。在故宫黄瓦红墙边,北漂三年树影悠悠晃动,名台是青无曾经的帝都显而不彰的辉煌;国家博物馆内,陈列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以及前人的心血结晶;居庸关长城上,我与同学们踩着的每一层阶梯,都承载着国家对于保卫疆土的意志。眺望远方,天空是那么遥远,无边无际,那样的北京是我所期盼、所惦记在心的。
张毓中在居庸关长城。(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台湾网发)
或许正因如此,我在2019年正式来到北京工作。第一份工作在东四胡同里,那日我根据地图指示,沿着弯曲的胡同来到一处四合院前。这颠覆了我对设计公司应该在写字楼里、且光鲜亮丽的刻板印象。光头的老板端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告诉我,只有在这样的老院子,才能感受到四季起伏更迭。我被他的这番话打动了,自此在四合院里钻研秋叶的形状。
在短暂而忙碌的季节里,我们偶尔到隔壁胡同的烤羊腿餐厅叙餐。同事们大多来自东北,一个个心口直快,他们热切询问我台湾的许多问题:是不是你们都像偶像剧里一样说话呀?你们台湾夜市有什么好吃的?对大陆有什么印象?
我告诉他们,我的祖籍河南,三代人在半个世纪内辗转流离。现在回到大陆,甚至在首都学习、打拼,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不得不说对台湾人而言,来到大陆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北方天候干燥,风土人情、饮食口味与南方截然不同。初来乍到时总有许多不习惯,比如用语差异,我曾将“卫生纸”说成“卫生巾”引起笑话。在应酬与工作习惯上,北京的节奏也更快,对许多台青而言适应是很大的难题。
然而,即便在种种困难中,我们依然感受到来自大陆同胞的温暖。黑龙江同事告诉我,在他们老家,外头泼一盆热水都可以结成冰。另一名浙江同事则说,北方有暖气才不冷呢,我们那儿冷都是透到骨子里的。他们教会我柔韧并具的生活方式,让我带着这份精神前往第二份工作,我被挖角到一家商业地产公司,担任市场总监。
在商场中,我学到文化如何落地成生活、如何成为人们日常的一部分。我得以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在工作中,热爱慢慢化为现实。老板的信任与同事的支持,让我大展手脚。
台湾是个比较小的地方,从课本上所理解到的大陆与现实看到的大陆有着落差。课本是死板地告诉我们地理方位、历史年代,但我在北京接触到一个个真实的人,来自四面八方的他们告诉我家乡的模样、北京的模样,让我无限憧憬着。于是我将他们与我的故事写下来,成为我的第一本书。
偶尔会想,如果不是因为选择来北京,选择来到这个充满挑战与新鲜的环境,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成就什么样的事情?
张毓中(右二)与河南家人于三门峡陕洲地坑院前合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台湾网发)
这三年间,我担任过市场总监,写完了一本书,旅行过内蒙古、浙江、上海、广西等地,更带着父亲返乡寻根。当隔着海峡的家人相拥时,我们都落下眼泪。
从最初,在北京大学里埋下的种子慢慢发芽,走向故宫、长城,走向东四胡同。在离职之后,我选择用自己的双眼与双脚,去见证这块土地,而现在回首,那正是我所向往的“中国梦”吧!(作者:张毓中,在京台湾青年、自媒体创作者、摄影师;编辑:张亚静)
(责任编辑:民生)
-
综合台媒消息,8月14日,一伙美国参议员乘坐美国军机窜访台湾地区。在佩洛西访台引发台海严重危机的背景下,美政客出于自身政治利益考量“火上浇油”,让台湾社会和民众承受更大安全威胁,充分暴露外部势力拿台湾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秀洁 实习生 王约翰)1月18日,日照军分区党委召开第三届第二次全体会议,传达学习济南军区和省军区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年度工作任务。市委常委、日照军分区政委高勇主持会议并作党委工 ...[详细]
-
优秀志愿者商庆科媒体评价:对社会的责任,让他成为一名志愿者;对孩子们的呵护,让他踏上“牵手”的行程。他带动着众多的志愿者,通过大手牵小手,传递着温暖,汇聚着爱心,感动着这座城市!优秀志愿者方照宾媒体评 ...[详细]
-
2012年,岚山区出台了《关于村居财务公开工作的补充规定》,严禁以“其他支出”名义笼统公布收支项目,财务公开栏全部取消“其他”栏目。这个规定实施以后,每个村居的每一笔收支全部透明,引起广大群众 ...[详细]
-
凝心聚力担使命 同心赋能促发展——开封市鼓楼区组织台商等民营企业家开展红色文化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
中国台湾网4月30日讯 为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近日,开封市鼓楼区台办、区工商联联合组织台商等民营企业家走进翟俊杰艺术馆,开展红色文化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旨在引导企业家汲取奋进力量,更 ...[详细]
-
——— 退休教师安郁运的童谣梦本报记者 王蓓蓓 王帅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开始创作童谣。 几十年来,他源源不断地从生活中得到创作的灵感和源泉,甚至身患重病依然笔耕不辍。 他用他创作的童谣去教育孩子 ...[详细]
-
本报记者 邢慧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有人趁送饭之机给监狱中被关押的犯人传纸条、通风报信。可那样的情节只能出现在电视剧中,现实生活中,这样做就涉嫌妨害司法。近日,莒县公安局刑警大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秦博)截至2012年12月31日,日照港油品公司完成铁路装车266.3万吨,同比增长232%,其中,日均装车134车,同比增长235%。 在过去的一年,该公司以“创业创新创 ...[详细]
-
...[详细]
-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梁辉)日前,东港区“梨园飘香漫东港”送戏下乡活动在南湖镇加演。“太好看了,真是越看越爱看”。在南湖镇大集上,前来赶集的赵大爷高兴得合不拢嘴。“很多百姓反映看不够,又加演了2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