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涉“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背后:如何保护个人敏感信息
刷脸支付、人脸识别刷脸打卡、全国刷脸门禁,首例涉民事公讼案随着人脸识别应用的益诉广泛普及,人脸信息已经成为数字时代身份鉴定、背后访问认证、何保护核验查证的人敏重要载体。不过,感信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人脸识别
伪造人脸识别认证非法牟利 四人获刑
近日,全国广州互联网法院公布了一起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首例涉民事公讼案涉案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将人脸照片生成视频,益诉伪造人脸识别认证,背后从而非法牟利。何保护这里面涉及两项所谓的人敏“业务”,一项叫“查头”,一项叫“过脸”。
从2020年9月开始,郑某利用某即时通信软件组建群组,在该群组及微信群、QQ群中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布广告,称可提供所谓“查头”业务,即通过身份证号码查找个人高清身份证照片等个人信息。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 段莉琼:所谓的“查头”就是根据买家的需要,只要买家能够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可以获取到查找对象含有人脸信息的身份证的高清照片、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的敏感信息。
据郑某交代,他以每张照片15至20元左右的价格,通过社交平台向不特定上家求购某些身份证号码对应的个人照片。 任某、戴某、陈某通过郑某所组建的群组,以每张照片50至100元不等的价格先后向郑某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制作虚假人脸动态识别视频,可以完成点头、眨眼等动作,用于解封账号、验证一些App的实名认证,从中非法获利。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 段莉琼:“过脸”业务就是将这样一些人脸信息,通过生成软件合成的方式来生成模拟真人动态的动态视频。比如现在人脸验证环节中所需要的向左看、向右看、张张嘴、抬抬头等这些动作,都可以通过人脸合成的视频的方式来生成。当进入App或者是账号验证的人脸验证环节的时候,只要当视频中的人脸的清晰度达到相应的要求,那么系统会判定为真人操作,从而通过了人脸验证环节,达到了破解账号的目的。
据嫌疑人交代,破解人脸识别系统后,不法分子可以进入他人微信等手机应用软件账号,获取相关聊天记录、支付记录、行动轨迹等个人隐私和信息并继续向下家出售。 经法院审理认定,涉案四人非法处理个人信息2000余条,违法所得10万余元,构成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至一年不等,各并处罚金。
全国首例“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
本案中四名涉案人员因为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除了受到刑事处罚,检察机关还以四名被告的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为由,依法向法院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据悉,这也是全国首例涉“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
根据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人脸信息是属于人的生物识别信息,人脸识别信息与其他的个人信息相比具有不可更改的性质,所以是作为个人敏感信息予以特别保护。法官表示,在未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所谓“查头”“过脸”的手段对不特定社会公众的人脸信息进行非法收集、买卖、使用,侵害了不特定公众的信息自决权。
受害人无法核实,四被告被判公益损害赔偿
法院经审理认为,四被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伪造人脸识别视频、破解人脸验证系统,违反了实名制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在实施侵权行为过程中,涉案四人利用某软件阅后即焚功能删除大量信息和交易记录,目前受害人数量、身份、信息去向、用途均无法核实。虽本案中的受害人无法特定化,但已泄露的个人信息仍在网络黑灰产市场流通,不特定公众的人格性权益、财产性权益、安全性权益都存在被侵犯的风险。
在该案民事公益诉讼的判决中,四名被告除了被判处注销用于侵权的互联网账号、解散或退出用于传授犯罪方法的通讯群组,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共计10万余元,公开赔礼道歉外,还被判令通过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警示教育、公益宣传、志愿服务等方式进行行为补偿,并视行为的修复效果对公益损害赔偿金进行折抵。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 段莉琼:我们在本案中也考虑到,社会公众对于该类型违法犯罪行为的认知是相对匮乏的,本案中很多潜在的受害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身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预防式和恢复式的司法救济的方式,用于恢复社会的公共利益,降低违法行为的不良影响。
网络安全专家演示人脸照片生成视频过程
犯罪嫌疑人究竟是如何通过人脸照片生成动态视频,从而骗过人脸识别系统的?
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以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即便只有一张人脸正面照片,人工智能也可以通过深度学习补齐其他角度的图像,获得立体的人脸图像,再将图像映射到视频中。
网络安全工程师 胡刚: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智能换脸演示系统,左边是我们预制好的一个视频,右边是一些随机选取的第三方人物的一个形象,它是一个静态的正面照片。我们通过这种AI补齐的技术,将原本只有正脸的照片补齐到了视频当中,原本静态的人物被立体化了。
分享照片要谨慎,保护好个人敏感信息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我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防范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比如,我们在分享照片时,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分享含有清晰人脸的照片和视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因为这些照片可能会被生成之后用于人脸识别验证,或者其他一些非法的目的。
此外,网络安全专家还提醒,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两类敏感信息:一类是我们的人脸、虹膜、声纹、指纹等生物特征信息,还有一类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体检报告等重要个人信息。
(责任编辑:探索)
-
被告人刘青艺、刘得见故意伤害案公开宣判2022年12月20日上午,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刘青艺、刘得见故意伤害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刘青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 ...[详细]
-
主流日照讯9月27日,韩国紫菜中国)展示交易中心、西王奥威特运动营养品亚洲)分销中心、国际航行船舶物料及维修备件北方)配送中心等4个保税服务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日照综合保税区。此次集中签约的项目符合日照 ...[详细]
-
10月5日,日照城投集团邀请受邀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式的老一辈军队退役英模代表赵景山讲专题党课,让集团广大党员干部感受榜样的力量,增强干事创业激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向深入。该集团还邀 ...[详细]
-
9月16日上午,2019年“公交出行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万平口公交场站举行。仪式现场,市民代表向广大市民发出了绿色出行倡议,驾驶员代表进行了宣誓。随后,与会成员一行观看了“公交发展成果”、“公交出行宣传 ...[详细]
-
遇害儿童张某某。央广网/图)2023年5月23日,失踪近二十日的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男童张某某最终被发现死亡。临猗县公安局通报:5月4日,临晋镇居民谢某某向临猗县公安局报案,称其10周岁的儿子张某某5月 ...[详细]
-
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对拟认定“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的公示根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组织开展国家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工作的通知》,2019年9月25日上午,市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对各区县推荐上报的国家森林 ...[详细]
-
主流日照讯9月28日,2019年全省农民职业技能大赛暨农民培训“五新”主题跟踪服务活动在我市拉开帷幕。副市长徐淑利出席活动并致辞。此次全省农民职业技能大赛,共设茶叶炒制、植保飞防、现代农业创业创新项目 ...[详细]
-
主流日照讯9月19日,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集中面办会召开,就市工信局承办的13件人大代表建议和28件政协提案进行面对面汇报办理。市政协副主席王克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人员先后到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 ...[详细]
-
《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杜寒三/图)第一代流动儿童争争,1995年随父母来北京。2003年回老家湖北读初中,3年后因中考失利结束学业,17岁的他返回北京开启打 ...[详细]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