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原标题: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工作量大
有一位走失者是厦门“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用人面孔
成果可喜
这种寻人方式正式使用两三个月,已帮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廖闽玮 见习记者柯笛)走失6年多的脸识流浪陈女士,终于与家人团聚了——在厦门市救助管理站中,别系身材瘦小的统寻团聚她,紧紧揽着妈妈的亲名肩膀,翻看手机里的女昨老照片。
昨日,家人救助站中的厦门四名女性流浪人员,在工作人员的用人帮助下,和家人团聚。脸识流浪此外,别系最近还有五名男性流浪人员也成功找到家人。统寻团聚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亲名今后还会陆续有喜讯传来,女昨更多找不到家人的流浪人员,都有望回家了。这多亏了我市救助管理站与警方携手合作,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帮助流浪人员寻找家人。
现场
六年苦寻 亲人终团聚
怔怔地彼此看着对方,记忆打开泪匣子,血脉亲情让他们彼此靠近。她慢慢搂紧了母亲的肩膀,六年来第一次找回了家的温暖。母女二人依偎着,一同翻看手机里六年前的老照片。
她姓陈,她的弟弟说,他们是翔安人,姐姐小时候智力正常,但后来不知受了什么刺激,有时会自说自话,后来需要吃药控制,“六年前姐姐出嫁后,在婆家走失,只知道是一天晚上离家后就再也没回来。”
六年来他们始终未放弃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前天,他们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欣喜若狂,立即赶到救助站。说话间,心绪起伏的陈先生忍不住落泪。
陈女士一家刚刚团聚,与她同村、同姓、同年走失,目前同在救助站内的另一名女性流浪人员,也迎来了自己的亲人。由于丈夫腿脚不便,大伯与侄儿前来接她回家,虽然六年不见,大伯一进门,这位陈女士就紧紧拉住他的手笑了。侄儿说,婶婶智力有些低下,六年前与小叔在翔安坐公交时,误以为到站就提前下车了。小叔发现后回头寻找,就已经不见人影了。六年来,家人也曾多方查找并刊登寻人启事,没想到如今才在救助站重逢。
两名女子的家属都握着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反复说着感谢。
幕后
案头千份资料
正在逐一排查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以前他们寻找流浪人员的家属,主要靠口音判断、寻找他们身上的字条、查找他们身上是否有家人的联系方式等。“这些流浪人员往往很难直接说出有价值的信息。”工作人员说,只能通过报警、登报寻亲、在民政部寻亲网录入人员信息、请警方提取DNA等方式进行查找。近期开始与警方合作,推动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对流浪人员进行比对。
具体的流程是:警方派人到救助站采集人像,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将相似结果发给厦门救助站,接下来再由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比对、筛查。救助站工作人员说:“除了明显的差异,比如性别、年龄差距明显的,其他相似的结果,我们需要挨家挨户联系,询问其家中有没有人走失。如果有,就发照片让家人辨认。”
人脸识别并非减轻工作量,事实上是寻找线索、圈定范围,接下来的工作依然十分烦琐,需要比对的资料堆满了工作人员的案头。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一位走失者是“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面孔。
目前单是女性流浪人员,就有一千多份通过人脸识别传来的材料正在排查中,加上男性流浪人员的材料,那就更多了。不过,辛苦是有回报的,这种寻人方式正式投用两三个月,目前已有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是个非常好的开始,相信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流浪人员有望尽快回家。
流程
警方派人到救助站采集人像
警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将相似结果发给厦门救助站
救助工作人员比对、筛查,找人
(责任编辑:头条)
-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吴海奎 通讯员李文林)如果说大街大巷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就是“里子”,其环境卫生状况和清扫保洁水平,直接关系到市民生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卢意) 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市口岸办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市口岸办党组还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把学习、领会、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王莉)近年来,日照国际海洋城涛雒镇在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中严把规范关,根据婚育状况,为流动人口提供生育、节育、环孕检、访视等“一条龙”服务,取得积极成效。 建立健全流出育龄妇女基 ...[详细]
-
本报记者 孟凡虎 村级文化大院内,城里人一曲抑扬顿挫的高歌激起了村民们的声声喝彩;社区广场上,来自大山深处一段段精彩舞狮表演博得了城里人的阵阵掌声…… 从“文化大篷车”下乡到“庄户剧团”进城,新潮的 ...[详细]
-
厦门14所学校开放室外体育场 1554人次体验晚上八九点最热门
有热情:截至昨日下午,相关注册总人数已达到7043人有难题:有人现场注册审核要花一小时,甚至操作失败有回应:相关部门表示会不断优化系统,建议市民提前注册双十中学海沧附校体育场,学校工作人员正给入场运动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邢慧) 有不良记录不能办签证,就想用弟弟的身份证蒙混过关,谁知却被民警的“火眼金睛”识破,未出国门先进班房。12月18日,殷某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当天上午,殷某来到莒县出入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周伟)12月22日,第五届“亚太森博杯”全市中小学生环保绘画大赛颁奖仪式在日照日报社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云爱,市政协副主席王坤英出席活动并颁奖。 本届大赛由市侨联、日照日报社、市教 ...[详细]
-
两个工作日行程680公里 本报讯记者 郑志成)开会不在会议室,而是跑在路上开,这是十八大之后我市出现的一个新气象。日前,日照市交通系统召开的农村公路建设暨管理护养会议,两天时间行程680公里,跑遍了 ...[详细]
-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实习生 刘冰莹 记者 林露虹) 昨日,“未来·影响力”2018创客中国产业投资峰会在厦门集美举办,2018创客中国“互联网+大数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周伟)12月20日,记者从市科协获悉,今年我市22家企业建立了企业科协组织。目前,全市企业科协组织增至43家,发展科协会员5000余人。 今年,市科协在全市深入开展了“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