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湿地保护何处去?《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这么说
2022年11月3日上午,全球去湿武汉,湿地说东西湖区柏泉府河湿地里一群候鸟在展翅飞翔,保护呈现一幅自然和谐的何处生态美景,这是约科2022年首批来武汉越冬的候鸟。 (视觉中国/图) 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技委雷光春刚刚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另一分会场——瑞士日内瓦返回北京。主席 作为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全球去湿雷光春已在COP14大会上领到二十多项工作,湿地说要在下一届湿地大会举办前完成。保护从这些繁重的何处工作可以看到,国际湿地保护涉及内容的约科庞杂:协调湿地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农业、技委湿地破坏造成经济损失的主席评估等等。 《湿地公约》1971年签订于伊朗拉姆萨尔,全球去湿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各缔约方需承认湿地所具有的巨大生态和经济、文化价值,并采取国内和国际行动保护湿地。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迄今正好30周年。 2022年堪称“中国湿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出台,使中国湿地保护力度又上新台阶。而作为全球湿地保护最高级别的会议,刚刚落下帷幕的COP14在武汉设立主会场,这是对武汉乃至中国湿地保护成就的认可。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张明祥参加过多届湿地大会,他认为COP14大会最重要的三个成果分别是发布《武汉宣言》、在深圳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评选出湿地城市和国际重要湿地。其中前两项成果都与中国的努力密不可分。 《湿地公约》的一大功能是评选“国际重要湿地”,入选湿地能得到当地较大力度的保护。 “目前看来,国际重要湿地们的情况都在逐渐变好,但其他湿地的情况仍然在恶化。这些湿地并非不重要,有的还在主要候鸟迁飞路线上,但因为尚未纳入国际重要湿地而受到忽视,给全球湿地保护带来漏洞。”雷光春说。 湿地保护的整体性对全球候鸟数据采取统一评估标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生态环境部总工刘炳江: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
- 厦门地铁2号线最新进展:开始钢轨焊接
- 她骨头变脆成了“瓷婆婆” 医生提醒:高危人群须及时接受风险评估
- 厦航出新规 今后买特价机票也能吃“后悔药”
- 史上最难集采落地:种牙大降价,走了第一步
- 最高给予企业200万元奖励 厦门自贸片区出台激励政策
- 幼儿园对万圣节“过度重视” 市民:陪孩子过个节 咋成了强制任务?
- 一日破三案 冻结近百万元 警方称关键是报警及时
- 广州地铁今起实施扫“场所码”进站
- 厦门明发广场将变“单行道” 将新增1000多个车位
- 她骨头变脆成了“瓷婆婆” 医生提醒:高危人群须及时接受风险评估
- 一日破三案 冻结近百万元 警方称关键是报警及时
- 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军接受审查调查
- 厦企组织员工为父母亲重拍婚纱照 定格“不老爱情”
- 从不拒绝只说“好”的“全仔”走了 居民含泪送别
- 大货车交通事故多安全隐患大 厦门市交警严查6大违法
- 漫长的回访丨记者手记
- 从不拒绝只说“好”的“全仔”走了 居民含泪送别
- 访谈预告:周五下午厦门市人社局解读重点群体落户新政
- 赛车手变身修车店老板 产品远销海内外 还开了饮品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