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台湾教师的闽南文化情结:不管什么腔调,都是同一种母语!

台湾教师的闽南文化情结:不管什么腔调,都是同一种母语

时间:2025-05-12 07:18:02 来源:光速真相纪实 作者:股票 阅读:115次

  中新社厦门6月15日电 题:台湾教师的台湾闽南文化情结:不管什么腔调,都是教师结同一种母语

  作者 叶秋云

  出生于台湾高雄,祖籍地在闽南地区,闽都同李姿莹从小浸润在闽南文化里,南文对闽南文化十分热爱。化情

  “很多人说闽南文化的腔调精神是‘爱拼才会赢’,可是种母我在这里看到的是蕴含了更多的包容性和团结性。”15日在厦门举行的台湾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大会上,闽南师范大学台湾青年教师李姿莹分享了她的教师结两岸故事。

  李姿莹与漳州结缘,闽都同也与闽南文化有关。南文2013年,化情还是腔调研究生的李姿莹参加了闽南师范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青年闽南文化研习营。“这是种母我研究闽南文化以来,第一次踏上闽南这块土地。台湾”

  短短几天,李姿莹欣喜发现,漳州与台湾有非常相似的风土人情,给她一种回家的感觉,非常的亲切。“那一周的活动,除了让我对闽南从一种模糊的概念开始有了真切的新感受外,我还结识了很多好朋友。”

  李姿莹提及的“好朋友”,其中一位便是她的丈夫徐雁飞。海峡两岸青年闽南文化研习营期间,漳州诏安小伙徐雁飞担任研习营活动的导游,与李姿莹就此相识,之后相知、相爱。

  2018年9月,从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后,李姿莹追随着爱情的脚步,入职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间文学、闽南民俗等课程。次年,她与徐雁飞组建了两岸婚姻家庭。

  在闽南师范大学,李姿莹还给学生上戏曲研习课。此次论坛大会上,她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歌仔戏的热爱。她说,歌仔戏根在大陆,起于台湾,流传于两岸。

  “我虽然不是歌仔戏出身,但我很爱看戏。”出于这份热爱,李姿莹开始剧本创作、研究和学习演出,并把这份热爱带给学生,“希望把这么有趣和美好的文化传承下去”。

  2021年,李姿莹创作的歌仔戏《开漳圣王传奇》在漳州市漳浦县上演。由闽南师范大学戏曲协会学生出演的这出闽南语歌仔戏,为两岸共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不少青春与传承气息。

  “我的学生们很有趣,因为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很多根本不会讲闽南语,所以他们的闽南语会有泉州腔、厦门腔、漳州腔等。”李姿莹说,不管是什么腔,都是同一种母语、同一种文化。“作为一名教师,看到学生们充满成就感的眼神,我觉得这就是闽南文化新的传承。”李姿莹说。

  来漳州近六年,李姿莹已视这里为第二故乡。“漳州的古城老街、闽南美食,熟悉的乡音,亲切的街坊邻居,还有我最爱的家人,这一切都让我深深爱上这个第二故乡。”

  在李姿莹看来,闽南文化在两岸共生共荣,承载着两岸民间艺术文化的精华,见证着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结。

  李姿莹表示,将长期致力于闽南文化的研究,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搭建文化的桥、心灵的桥,让两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完)

(责任编辑:财经)

相关内容
  • 外交部就美国批准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3.85亿美元武器回应: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 借他的“眼睛”重新看见世界 74岁老人离世捐献眼角膜
  • 厦门外卖平台夜间送药上门 止痛药感冒药避孕药卖最多
  • 厦门天马山隧道口昨两车相撞 消防人员及时救助受困人员
  • 中方: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公开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 修了近40年缝纫机 老师傅想写书教徒弟
  • 上周厦门一手住宅成交146套 普通住宅成交101套
  • 40余万元保住了,她刚跟假民警报了9位银行卡号 厦门真民警及时敲开门
推荐内容
  • 站在桥上看见中国(人民论坛)
  • 上周厦门一手住宅成交146套 普通住宅成交101套
  • 厦门明后天刮风降温 或为下半年来最冷
  • “田中央的幼儿园”别具一格 因地制宜打造“农田果园课堂”
  • 台青南宁“接棒”美丽事业 父子合力打造“妆”字号工厂
  • 市民近40万差点被骗走 厦门民警成功打断骗子操作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