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三所院校开设,女性学专业如何走向主流?
2016年6月,全国湖南女子学院毕业典礼。院校业何 (视觉中国/图) “我们是开设女性学的学生,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女性课?”2013年,在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专业大一的学专《礼仪与修养》课上,学生们针对授课内容发出疑问。走向主流 已经是全国九年前的事了,但李思依仍旧印象深刻。院校业何三四十人的开设教室里,穿着优雅知性的女性中年女老师放着一页页PPT,标出女性领导者在不同场合下合适的学专妆容、穿着及仪态举止。走向主流几位同学提出异议,全国“这样的院校业何课程背离了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 彼时,开设那群大一新生刚刚接触女性学,她们对于自己专业的一个基本共识是: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成为自己所定义的女性。 老师的态度也很开放。那堂课结束后,班委发放了一份问卷收集意见,系主任和任课老师专门组织了一次开放式辩论会,讨论女性学的学生是否需要学习女性礼仪课程。 在中国,女性学曾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新兴学科。它起步于1980年代,又随着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而落地生根。但它的学科建制在很长时间内徘徊不前。2022年8月底,山东女子学院新增的女性学专业迎来第一批学生,29人,清一色女生。该校女性学教研室主任李桂燕感叹,这“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准备”。此前,中华女子学院和湖南女子学院分别在2006年和2012年开设了这一本科专业,授予法学学士。 女性学学者常常提及的话题是,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她们也无法说清,建制与否,究竟哪条路走得通。 家长们常常询问的问题包括:女性学学什么?招不招男生?毕业后去哪里? “女子院校如果没有女性学专业,就没有抓手。”负责主要申报工作的山东女子学院教授王慧表示。 女性学的学科建设始于本世纪初。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规定,要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等课程。此前的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在社会学下设立女性学硕士专业方向。 山东女子学院在2003年就设立了女性学导论课程,一门面向所有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同年,又成立了女性学教研室。 尽管课程建设早有基础,“但关于女性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还没统一,这影响到专业和系的设立”,王慧说。 师资力量分散也是一大棘手问题。女性学要求老师具备社会性别意识。但这个领域横跨社会、法学等多学科,“老师多来自其他学科专业,有时甚至用男权视角分析女性议题”。 尽管已有两个院校先行设立,王慧还是希望“等到条件稍微成熟”。她希望培养出一批“在观念上不接受传统”,并且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事女性与社会发展工作的学生。 然而,学科设立与否直接关系到人财物资源的获得。如果女性学只是作为一门公共课,教师没有自己专业的学生,专业归属感往往不强。 在教育部门,决定专业是否开设的评估指标多是社会需要。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孙继静曾参与该校女性学专业的设立工作,她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往往更看重“整体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在她看来,女性学如果“我还以为是淑女班嘞”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在黑暗中带娃,视障父母“为难”的小事
- 5月份日照“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天数为28天
- 日照一市民报假警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
- 日照金融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97756元
- 紫金矿业“资源为王”新路径:海底“淘金”浮出水面
- 淄博路一井盖损坏半月未修,谁负责?
- 古装情景系列剧《少爷一万岁》正式开机
- 第八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开幕式进入中期筹备实施阶段
- 活在“网暴”之外,天坑轿夫的生活碎片
- 最大降水出现在叩官!日照发布雨情及天气预报
- 日照主城区部分道路命名更名方案征求意见
- 日照已建立1000余人的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
- 东南大学回应马院负责人袁某某在微信群发不雅图片:情况属实,免去其院长职务
- 日照市级慈善超市开业 助力精准扶贫建设
- 前5个月日照旅游实现国内游客消费72亿元
- 2016感动日照好人年度人物评选揭晓
- “蛋荒”“天价果蔬”……日本社会再忧粮食安全
- 创城存在这些问题 市委办公室协调推进
- 日照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亮剑
- 旅游大巴挤占公交站点公交车无奈选择绕行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