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 龙岩市民喜欢在线点外卖
最近,气温逐渐升高的升高市民气温让不少人开始变得懒洋洋,一些上班族瞄准了兴起的龙岩外卖软件,动动手就能吃到想吃的喜欢线点饭菜。
“天气越来越热,外卖中午出去吃饭太累了,气温我最近都是升高市民叫外卖。”在岩城市区龙腾路一家公司上班的龙岩杨洁称,原本同事都是喜欢线点在单位附近的小店轮流吃饭,最近中午太热大家都不出门了,外卖“现在外卖APP太方便了,气温我们最近选择通过手机下单让商家提供外卖服务。升高市民”笔者发现,龙岩随着夏季的喜欢线点到来,舍不得离开空调屋的外卖办公室上班族,成为外卖忠实的粉丝。
据了解,如今不少外卖APP都有首单优惠和其他优惠,市民选择在线支付可以享受不少优惠,比如首单立减10元、满15减5、满20减7等。“主要还是觉得通过软件能实惠一点吧,要不然普通叫饭也得花15元左右。”最近经常使用外卖软件的孙女士说,自己使用外卖软件差不多一周,与之前相比能省将近40元。
这个夏天,不仅专门提供盒饭外卖、跑腿服务的餐饮店生意红火,许多冷饮店、蛋糕店、奶茶店也纷纷提供外卖服务,争抢“夏日经济”。市区一家奶茶店的老板刘先生称,炎炎夏日,人们对于冷饮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奶茶店开始给顾客提供外卖服务。“市区5杯起送,现在每天下午是外卖订单的高峰期,每天可以收到十几个订单。”刘先生说。
操作便捷、丰富的就餐优惠成为许多消费者选择手机网络订餐的原因。不过,不少市民表示在使用外卖APP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外卖从下完订单到吃,至少得等45分钟。”市民蓝小姐称,自己经常通过手机APP叫外卖,但是下单后,如果是中午、晚上的就餐高峰期,基本都是订餐后需要等候40分钟以上,“选择叫外卖就要做好等待的心理准备,一般来说商家是没法在规定时间内将东西送到的。”
除了送餐时间不准外,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对订餐软件,还有部分市民表示,在线的商家资质有待考量。“许多商家平常我连见都没见过,就只在网上出现,专门做外卖,制作过程是什么样全都没见过,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我还是不放心。”市民赵先生称,自己选择的外卖商家一般都有实体店且都是自己知道的,“这样就算出现问题,我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找到对方。”除此之外,漏发餐品、商家不提供发票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针对外卖APP在今夏的火热,在我市从事餐饮业多年的卢先生表示,订外卖从本质上来讲,与在店内用餐是没有区别的。但因为网上订餐受口碑、评价影响很大,一般商家都会比较注意消费者的满意度,“叫外卖的一般都是快餐、小吃,从个人角度来讲,虽然很少有人愿意为了十几二十元去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但从长远来看,商家还是更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凭借过硬的品质吸引回头客。”
(责任编辑:综合)
-
针对山区老百姓看病难、找大医院专家看病更难等问题,龙岩市永定区通过走访调研,找出了解困的新办法——通过共建医联体和专科联盟、下乡义诊、远程会诊等方式,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力 ...[详细]
-
▲去年8月,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量产下线如今,人多再也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相反,“无人”概念成了市场的宠儿。比如,金龙客车与百度联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江海苹通讯员李剑婷)昨日,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根据今年“平安返厦”活动安排,由原居住地或探亲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厦工作的外地职工,只要符合申报条件,即可根 ...[详细]
-
个税申报“被入职”怎么办?专访厦门税务专家,解惑市民最关心的个税问题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钟宝坤 白若雪 通讯员 夏税轩)自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与经营所得 ...[详细]
-
工程人员正在破拆吊装。□ 记者 郑秋生 通讯员 郑咖 文/图10月31日,位于龙岩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大型青铜雕塑“传承昭”,在被风雨侵蚀损坏三年多后,正式开始修复工作。据了解,这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陈军 通讯员 集法宣)两个小朋友在玩耍时,发生了身体碰撞。原本可能是无心之失,但两个妈妈却因护子心切,从争执发展为推搡,甚至拳脚相向,最终酿成一方受伤的后果。近日,集美区法院一审 ...[详细]
-
海峡网1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叶晓菲 文/图)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代购、微商将会受到严格的监管,一旦违规最高罚款200万!从1月1日开始,朋友圈里的代购竟然转了画 ...[详细]
-
▲东坪山庄停车“阶梯收费”标准的公示牌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文/图记者林毅彬)随着厦门市私家车保有量的连年增长,许多小区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缓解这一局面,近日东坪山庄小 ...[详细]
-
在连城县罗坊乡下罗村,游客尝鲜水果玉米。10日,连城县罗坊乡云龙桥畔下罗村鸿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8亩水果玉米地里,社员正在采收今年试种成功的“金银玉”水果玉米。3名到云龙桥景区旅 ...[详细]
-
徐聪高至凡▲徐聪和六中合唱团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天籁之音”,火遍全国。你看到的是,台上孩子们的天真笑脸,殊不知,台下有两个默默无闻的人――徐聪和高至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