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从成为区域性货币入手”
(小尘4x/图) 2022年全球外汇市场受美元连续强势加息冲击,何稳化可货币各国货币遭遇不同程度贬值,慎推相对坚挺的进人人民币,逆势获得国际市场青睐。民币 根据央行10月9日发布的国际最新数据,2022年1—8月,从成我国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27.8万亿元,为区同比增长15.2%,域性跨境交易总额中,入手有49.4%都在使用人民币。何稳化可货币 此外,慎推9月23日央行发布的进人《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于2021年12月提高至2.7%,民币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前三为美元、国际欧元、从成英镑),2022年1月进一步提升至3.2%,创历史新高。 哪些地区和领域的人民币使用最活跃?很可能是东盟。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指出,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贸合作深化之力,人民币在东盟使用逆势上扬。2021年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年来增长近20倍。 上述报告提出,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俄乌战争、美元升值等为这一目标带来新挑战。 南方周末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肖立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和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一起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与未来。 南方周末:俄乌战争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间贸易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肖立晟:对中国无疑是一种好事。企业多了一种货币选择,降低了外汇风险。如果全球产业链条的上游使用了某种货币,这对于它的中下游来说也多了一种货币选择,也可以选择人民币的。 从目前一些国家使用人民币交易的动机来看,主要是把人民币当作美国制裁下的替代品,如果制裁长期存在,人民币使用量会在部分区域快速提升,有助于人民币更广泛地使用,但很难完全替代美元。如果企业只在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使用人民币交易,反而会增加它的交易成本,因为可能它的进出口货物计价货币是人民币,但是贸易信用证和海上国家间贸易为何越来越多使用人民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每周休三天”上热搜,企业希望明年部分员工“上三休四”
- 深圳龙华街道工作人员抢记者摄像机,已被免职
- 阿奇霉素上热搜,广东儿科专家紧急提醒
- 不恋爱,搞事业,迪士尼又来了新公主
-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2022)
- 超“潮”!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中式浪漫细节
- 低调收官,女性群像剧不香了?
- 朝鲜决定驱逐非法入境朝鲜的美国士兵
- 一名高校教师的博士学位诉讼
- 走,去大自然丨记者手记
- 当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决定离开县城
- 中国足球协会原主席陈戌源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彩色开国大典”是如何被找到的?
- 短剧整治众生相:“腹黑女佣”不再有,出海加速“老外也上头”
- 陕西咸阳警方通报“女子被住建局保安踩在脚下”
- 吴尊友因病去世,中疾控发布讣告
- 港大禁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 违规将被视为剽窃
- 史上最热的全球气候谈判,在争什么?
- 争论“开门杀”责任与赔偿:为何司机负主责,为何保险要代赔
- 冒充专家行医十年,靠秘方自制抗癌药:无证“神医”的罪与罚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