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家蚕是研究于黄重要的经济昆虫,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证实驯养历史,但其驯化起源地却长期悬而未定。家蚕来自西南大学的起源研究团队日前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绘就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河中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下游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地区
家蚕生命周期各阶段,研究于黄呈现出丰富的证实表型多样性。 (受访者供图)
“野桑蚕是家蚕家蚕的祖先,在长期的起源驯化和饲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地理特性的河中地方品种。”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介绍,下游目前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地区观点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具体起源于我国什么地方依然存在争议,研究于黄特别是缺乏有力的生物学证据。
为此,代方银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4年,对1078份蚕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测序。这些蚕种质资源覆盖了世界“丝绸之路”各主要蚕区,包括47个野桑蚕、205个家蚕地方种、194个实用种和632个突变体,涵盖全世界家蚕代表性种质资源的90%以上。通过对其中的代表性资源进行单分子实时DNA测序,研究团队获得了广泛的家蚕遗传变异信息,绘制完成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受访者供图)
“泛基因组图谱好比是家蚕的‘数字字典’,方便研究者像查字典一样探寻家蚕的表型和基因组密码。”代方银说,对泛基因组图谱的研究显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方种分布在进化树上家蚕分支的基部,为家蚕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学证据。此前在山西夏县出土的蚕茧等考古证据,也与这一结论相互佐证。
“除了证实家蚕起源地,这项研究还在突破家蚕育种瓶颈、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认为,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有助于极大提升育种优良基因的挖掘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分子育种手段可实现设计育种,推动家蚕育种优良基因挖掘进入快车道。
(责任编辑:文旅)
-
久未在内地市场现身的长实,因为一宗对出险房企的债权收购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近日,市场消息称,由龙光地产与合景泰富发展联合打造的香港豪宅凯玥项目相关债权或将变更,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正与项目债权银行之一的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 欢乐的秧歌扭起来,吉祥的腰鼓敲起来。3月1日上午,市人民广场上,数支文艺节目队伍载歌载舞,历时4天的元宵节民间文艺表演比赛在此举行了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 今年的元宵节民间文艺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毛会明)2月24日,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在莒县召开,市质监站和各区县质监站站长及分管站长近40人参加。 在本次会议中,设置了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等内容,与会人员深入研究了新形势下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通讯员 杨斌 王军)春节长假期间,日照港坚持“港外过大年,港内夺高产”,积极做好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工作,7天共完成货物吞吐量370万吨,同比增长13.2%,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其中, ...[详细]
-
央行年内二度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效果将脉冲式持续释放
视觉中国/图)2023年9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这是央行2023年第二次调降存款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娟 实习生 王瑜) 3月2日,记者从全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获悉,阳光海岸整治续建、淄博路商务街建设等 7项工程,成为今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 阳光海岸整治续建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 3月2日,日照日报社东港、岚山、莒县、五莲记者站站长同时入点,这标志着日照日报社成立52年来对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进行的积极创新与探索。 为更好地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详细]
-
□农业专家支招田间管理 □有关部门应对出行难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2月10日晚,一场瑞雪伴着大风悄然到访,这是我市今年的第一场大雪,团团雪花纷扬飞舞,给节前港城增添了无限乐趣。 2月11日一早,许多市民 ...[详细]
-
美军士兵参加军事演习人民视觉/图)近日,美国陆军计划在2023年装备部署新的步枪和轻型机枪组合,以取代其现役的标准版M4卡宾枪和M249班组自动武器,全面更新步兵最基层班组武器。除了陆军的大动作之外,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 通讯员 王统纪)“虽然管理果园也有些年头了,但这管理技术没有系统学过,听徐老师这么一讲,很多难题一下子解开了。”果农崔荣光在听完五莲县高级农艺师徐云进讲课后感慨地说。近日,市科协组织 ...[详细]